每天清晨七点半,1418TES处小学门口的樱花树下都会出现有趣的一幕:背着书包的孩子们蹦蹦跳跳跑向教学楼,而不少送完孩子的家长却迟迟不愿离开。这所占地仅12亩的社区小学,近年突然成为家长群里的高频词。你可能想不到,这个看似普通的校区里藏着3D打印教室、屋顶生态农场,还有能实时监测植物生长的物联网实验室。
翻开1418TES处小学五年级的课表,你会发现周三下午固定写着"社区实践课"。这个持续三年的特色课程,让学生们把课堂搬到了超市收银台、小区物业中心和社区养老院。教导主任王老师举了个例子:"上周孩子们在菜市场做的物价调查,数学老师当场教百分比计算,语文老师指导调查报告写作,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效果特别好。"
更让家长惊喜的是作业设计: 周末亲子任务清单
在1418TES处小学教师办公室,每个老师的抽屉里都备着些特别物件:自然老师有便携式显微镜,美术老师常备速写本,就连体育老师都带着运动手环。这种"移动教学包"源自他们的特色教研制度——每周三下午的学科跨界研讨会。
教学创新案例 | 涉及学科 | 实施效果 |
---|---|---|
校园植物二维码认养 | 生物+信息技术 | 98%学生掌握基础编程 |
课间操动作设计大赛 | 体育+艺术 | 学生参与度提升40% |
四年前刚推行"无纸化作业"时,家长群里炸开了锅。李女士还记得当时的担忧:"孩子整天抱着平板,眼睛受得了吗?"现在她成了智能学习系统的义务宣传员:"系统能自动生成错题本,老师每周反馈的学习报告比我们家长看得还仔细。"
学校定期举办的家长体验日彻底扭转了大家的观念:
最近1418TES处小学的围墙悄悄变成了展示墙,上面贴满了学生设计的"2030校园改造方案"。有孩子提议在操场下建地下体育馆,也有想给每棵树装环境传感器的。校长在家长会上透露,明年将启动"校园合伙人"计划,让企业和社区资源真正进入教育场景。
当我们问起在校生最喜欢学校的哪个角落,答案出乎意料地统一——那个摆着旧沙发、挂着彩灯的"解忧杂货铺"。这个由心理老师和学生共同打理的秘密基地,或许正是这所学校最动人的细节:在科技与创新之外,始终保留着教育的温度。
数据来源: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3年度报告
省教育厅智慧校园评估数据
1418TES处小学官网公开信息
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